校內各單位:
根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公派留學申報工作的通知》(渝教外函〔2022〕7號)精神,現就2022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申報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根據國家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評審、擇優錄取”的方式進行選拔。國家留學基金委近日陸續公布了2022年項目選派辦法,具體項目、申報條件、選派時間、選派辦法及選派類別請登錄國家留學網(http://www.csc.edu.cn)查詢。
二、申請方式
申請人登錄國家公派留學管理信息平臺(http://apply.csc.edu.cn/)進行網上報名并上傳附件,按項目要求(見附件1)打印提交書面申請材料至相關部門(青年骨干教師項目申請材料提交至人事處,具體項目信息請咨詢人事處,其他項目申請材料提交至國際處)。
三、申報注意事項
(一)面上項目、碩博項目、西部項目等大多數項目留學資格有效期保留至2023年12月31日,請申請人結合疫情形勢、合理規劃派出時間。申請人應仔細閱讀擬申請項目簡章,在聯系邀請函時,明確派出時間在結果公布日期和留學資格有效期之間。
(二)申請人網上報名時受理機構應選擇“四川外國語大學”,若無,選擇“重慶市教委”。網上填報完畢并提交后,申請人要根據不同項目要求下載打印《單位推薦意見表》《校內專家評審意見表》或《國內導師推薦信》,并由相應部門填寫后連同其他申請材料一并報送。項目有具體材料要求的以項目要求為準。
(三)鑒于今年特殊情況,申報了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訪問學者、博士后等項目的人員亦可申報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前序項目錄取后自動撤銷后序項目的申請。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請各單位認真做好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宣傳、推薦工作,鼓勵和支持本單位符合條件的在職人員、優秀在校學生積極申報,引導申請人根據國家及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優先領域和科研、教學急需學科進行申報。
(二)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鼓勵各單位緊密結合國家戰略、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依托學校優勢特色,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填補領域空白、重點行業急需、具有前瞻性的跨學科或交叉學科,申報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該項目可覆蓋訪問學者、攻讀碩博學位、碩博聯合培養、本科插班生等類別。
(三)指導申請人做好對外聯系等申請準備工作。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須通過國內外導師間已有的科研合作項目赴國外學習,充分發揮國內導師在對外聯系、制定學習計劃方面的作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合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項目可充分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外方簽署的現有可利用合作項目。
(四)做好相關審查審核工作。各單位要認真做好申請人的資格審查、材料審核等工作,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學歷、職稱、科研課題、成果、論文等)、填報信息的準確性(姓名拼音、邀請函學校和申報單位是否一致、計劃留學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內等)、個人綜合素質及發展潛力、出國留學的必要性、學習計劃可行性、品德修養、身心健康及政治素質等情況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確保符合要求。同時要為被推薦人如實填寫具有針對性的單位推薦意見,避免推薦意見千篇一律、不具參考價值。
(五)加強對留學人員的管理。在申請人獲得錄取資格后,應合理安排其工作和學業,保證按期派出;派出前應組織行前集訓,并指導、協助其辦理出國手續,加強心理健康和道德誠信方面的教育;派出后加強指導、聯系和檢查,認真落實好國家留學基金委對訪問學者類別“留學人員須每3個月向推選單位提交研修報告及國外合作者鑒定”的規定,協助做好在外管理和按期回國工作,確保留學效益。未經批準擅自放棄資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內不得再申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五、其他說明
1.項目未開通網上申報時,申請人可提前在報名系統注冊,填寫報名信息并保存。待項目開放時選擇好留學項目相關信息即可提交。
2.網報后生成的《單位推薦表》中的推薦意見由申請人所在部門負責人填寫,在推薦意見旁空白處落款?!皢挝簧w章”和“單位負責人簽名”處不蓋章,不簽名。
推薦意見需同時提交word電子版(僅需推薦意見內容,包括是否優先推薦,不需格式)?!锻扑]意見表》填寫本單位留學主管部門為“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電子郵箱為:faosisu@sisu.edu.cn。
聯系人:羅悅顥(西區立德樓A406室)
聯系電話(傳真):65385875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2022年3月10日
附件:
1.2022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材料提交時間及應提交的材料清單
2. 四川外國語大學教職工出國(境)申請資格審查表
3. 四川外國語大學學生出國(境)學院推薦表
4.2022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人員申報初選名單一覽表